驻足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拼搏奋进、成就非凡的一年,我们办好了一批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办妥了一批急事难事,“交通强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在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牢牢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认真落实“三敢四要”要求,全面完成年度“115”工作任务,为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实现交通固投“创新高”。在全省首开“交通强市”高规格大会,明确目标任务,部署重点工作,为推动下一步交通工作指明路径。“7742”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6%,占年计划106%,交通建设完成投资额创历史新高。高速公路在建里程235公里,总投资333亿元,在建项目数7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成功实现一体发展“出新绩”。在全省首建苏皖合作“航道+港口”码头项目,开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新模式。建成长三角东向省际高速6条,超全省总数四分之一。宁安高速建成通车,长高高速先行工程率先开工,往沪苏浙方向再添新通道。第三届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发布交通运输重大合作成果,提及我市9个方面27处成果,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绿色高效便民惠企,成功实现运输服务“谱新篇”。在全省首印《宣城市交通运输绿色发展规划》和《宣城市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绿色发展“四个一”系列活动初见成效,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开通以来完成海铁联运3万标箱。全国首家滴滴出行县级代理落户广德,旌德、泾县分别获评全国、全省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累计开通18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通数量及开行里程均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水运优先通江达海,成功实现向海而兴“开新局”。在全省首推“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水运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印发《宣城市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3131”目标,提出16项50条举措。完成港航投资2.35亿元,水路客运量16.29万人次,货运量16638万吨。全年港口吞吐量1382万吨,同比增长49.7%,在千万吨级港口中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成功实现改革创新“抢新机”。在全省首创“我的车 放心坐”公共交通服务品牌,深入开展“说新话干新事、新理论指导新实践”系列活动。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宣城交通首次入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首次展示宣城数字交通建设成果,全省建设项目“黄山杯”宣城交通首次实现水陆项目双突破。全年累计开展国省级交通改革创新工作50余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速公路突飞猛进。一是在建项目强调度。对7个在建高速项目全面实行挂图作战、高频调度和一线指导,梳理三重事项188项、高速项目问题57个,召开调度会92次。宁安高速建成通车;宣泾一期、宣广、芜宣改扩建正在开展规模化施工;宣泾二期、泾青、宁旌高速用地获批。二是开工项目强推进。建立一体化推进机制,专人跟办堵点卡点。实现长高高速先行工程和溧宁高速郎溪开发区互通开工建设。三是谋划项目强协调。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高速公路储备项目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长高高速等交通重点项目在三区三线划定时将基本农田调出,为项目实施预留通道。杭合高速一期路线方案通过审查,工可编制完成;宁泾、绩旌高速前期工作启动,完成勘察设计招标。
(二)普通公路全力推进。一是国省干线建设呈现新局面。坚持“一月两会一督查”机制,累计开展综合督查2次、专项督查20余次、召开会商会17次。G329孙埠至大汪村段等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新开工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等6个项目中,5个项目土地已批复并正在规模化施工。G318宣城段等7个美丽公路项目加速实施,已完工5个。二是农村公路建养取得新进展。完成提质改造工程423.8公里、危桥改造48座、生防工程604.5公里、养护提升工程909公里。郎溪县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泾县朱马路创成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路。三是公路路况水平得到新提升。完成国省道路面修复和预防性养护工程253.5公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723公里、改造维修老旧桥隧58个。通过日常养护和特殊时段保通,路况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水运航道扬帆奋进。一是航道建设持续用力。水阳江航道完成44公里整治交工,并纳入国家高等级干线航道网。芜申运河宣城段在全省率先完成管养移交。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实现全覆盖。完成全省首条库区青龙湾美丽航道建设和青弋江美丽航道策划,编成全省首个库区美丽航道建设指南。二是港口能级持续提升。宣城港提升为全省重要港口。建成投产千吨级泊位9个,提升吞吐量37%,千吨级泊位达29个,吞吐能力2638万吨。推进定埠综合码头二期、姚湾码头、月生码头建设,采用龙门吊等先进装卸方式占比80%。三是水运产业持续发力。新增水运市场主体6家,备案船舶60艘,投资额1.68亿元,水运网络平台建成运营。通过“陆改水、散改集”,集装箱运输量达3961标箱,同比增长188%。完成水路客运“便民行动”指标提升46项,数量居全省第一。建设全省首个“零碳码头”“零碳船舶”的制度创新和模式成效获全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提名。
(四)交旅融合与时俱进。一是品牌创建抢先机。建立全市“1+7”交旅融合发展规划体系,打造“宣纸上的七彩之路”市级品牌和7大县级交旅融合品牌,加快编制《交旅融合品牌建设指南》《普通国省道美丽公路建设实施指南》《旅游航道建设技术指引》。二是精品线路展形象。谋划美丽公路项目32个1439公里,全部纳入全省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库,项目个数和里程均位居全省第一。宣城作为全省唯一参与城市,在交通部组织的“最美风景在路上之五一交通联播”活动中展示了“皖南川藏线”沿途秀美风景。全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暨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现场会在“皖南川藏线”召开。三是植入文化增魅力。根植“中国文房·诗意宣城”,推进“交通+文化”,结合地方文化及人文景点,实现路网布局有效串联。深入挖掘沿线文化,将文房四宝元素和传统诗词文化植入美丽公路建设。
(五)产业经济阔步前进。一是运输产业出彩。围绕“1831”年度目标,培育壮大物流企业,运输产业营收79.5亿元,规上企业41家,运输集装箱3万余标箱,降低运输成本约10亿元。二是多式联运出新。加深与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合作,推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开通全省第三条县域集装箱航线和盘螺公水联运线路,货运效率较铁路提升33%,为近百家企业提供运输便利,降低成本超亿元。三是公共交通出效。扎实开展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开通敬老爱老专线3条,完成适老化站台改造118座。新开通1条城际公交、4条省际毗邻公交、9条旅游公交线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100%。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43条,数量居全省第二,完成“快递坐公交”72万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首次被评为5A级。
(六)绿色发展高歌猛进。一是转型思路全面提升。在全省首次召开市级绿色发展“四个一”大会,推进绿色发展项目实施。二是典型经验全面推进。强化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郎溪县完成零碳公路项目建设,广德市完成交通场站屋顶光伏项目,旌德大道公交公司创成全省首家零碳道路运输企业。启动全省首个3000吨级货运船舶油改电项目,全省率先更新新能源旅游客运船舶3艘。三是减污降碳全面增效。完成54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新增新能源公交比例达100%,现有新能源公交车1140辆、新能源出租车1219辆。印发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和补助办法,并完成年度计划。
(七)安全保障稳中有进。一是日常监管查到位。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重大隐患98个。在全省率先实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二是安全督查抓到位。利用安全检查小程序对900余个对象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检查项目13万余个,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9700余个。紧盯春运春节等重要节点,低温雨雪等重点时段和“两客一危”等重点领域,专项督查检查2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5处。三是精准执法用到位。建成“1+7”非现场执法平台、44处治超非现场卡点,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1286件,结案率达100%,居全省第一。开展常态化出租车市场整治和违规营运有奖举报行动,网约车订单合规率提升20%,投诉量下降35%。全省率先实现水上非现场执法案件“零突破”,全省率先利用TOCC测算重大节假日交通流量,及时引导、科学分流,有力应对了车流量激增情况,得到省厅充分肯定。
(八)党的建设催人奋进。一是学习教育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二是党员干部快速成长。提拔16名科级干部,聘用6名干部到中高级专业岗位。实施“四力”行动,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信息418篇,其中《人民网》等国家媒体205篇。三是党建业务融促并举。推进“五真五同”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工作交流会和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交流发言。1个案例获市直第二届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十佳”、1个案例入选全市第三批城市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示范库,1个品牌获2023年度市直“十佳党建品牌”,1个品牌获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典型,获评市直第二批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首过去一年,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每一道难关的跨越,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每位交通人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向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和交通行业从业者,向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市直部门,向关心支持交通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居安思危,方能行稳致远。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受多重因素制约,交通发展能级不高、要素保障能力不强、行业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存在,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还有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站在新起点上,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奋力开创宣城交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