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宣城市基层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强化交旅融合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第6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部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相关部署,根据《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宣城市推进交通强国皖南交旅融合发展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持续开展交通建设提升年、交通建设提质加速年活动,加快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创建交旅融合宣城品牌,为宣城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交通支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深化环境治理。我局高度重视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将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作为践行“两山”生态环保理念和构建良好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市县两级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原则,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统一规划、逐级推进,以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全市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市县两级路域环境整治投入超过10亿元,全市交通执法机构共查处涉路违法行为20余起,查处路面污染行为12次,拆除各类非标360余块,查处超限超载车辆案件2800余车次。
(二)打造沿线景观。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美丽公路”建设和品质示范路创建,在保障道路通畅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完善各类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实施节点打造,进一步提升公路文化内涵,尝试打造美丽公路服务驿站和节点,如泾县的鼓楼铺驿站、毛田湾驿站、赤滩古镇节点、云岭雕塑群、洗马桥至爱民美丽公路节点等,实现了“路也是景”。
(三)拓宽资金渠道。我局近年来积极支持配合各县市区对上争取项目,通过申报农村公路和“美丽公路”建设计划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其中“美丽公路”建设项目中包含了道路美化绿化、景观节点打造等内容,极大带动了全市公路美化绿化工作。
(四)完善养护管理。在泾县作为试点县的基础上认真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路长制”,转变管理模式,建立了县乡两级路长办,建立健全路长联席会议制度、巡查制度、考核制度等,招募培训乡村道路专管员上岗上路,引导乡镇制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发动广大群众保护公路。
(五)打造美丽公路品牌。推进“皖南川藏线”品质提升,树立精品旅游“慢游”线路标杆。自2017年以来,投入超2亿元实施“皖南川藏线”道路提升工程,将景区约250公里道路全面拓宽到5.5米—8.5米,部分水泥路改成沥青路,完善了安保设施和停车休闲服务设施,保证了游客量逐年增长和安全舒适行车需要。据统计,“皖南川藏线”有效整合了周边自然人文风景资源,串联了多个观景节点,至少促进了周边4个乡镇27个行政村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16个景区共同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扎实开展交通强国试点各项工作,按照要素提升模式、资源依托模式、互动发展模式、产品创新模式,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加强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一是联合文旅等部门进一步提升完善“皖南川藏线”精品线路,规范“皖南川藏线”公路及景区管理,打造宣城品牌。二是按照年度计划完成35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建设,旅游“慢游路”基本完成联网成环。三是持续推进郎溪“水韵茶乡路”、广德“竹乡画廊旅游100”风景道、泾县“美丽泾川旅游廊道”、绩溪“皖浙天路”建设,实施G318宣城段、S202溧张路等美丽公路建设,合计里程达150公里以上。同时继续积极帮助各县市区争取上级项目计划和建设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利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危桥改造、安全防护、养护工程、“美丽公路”建设项目等,更好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市交通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并期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交通事业发展。
办复类别: B类
公开属性: 依申请公开
联 系 人: 陈 锋 联系电话: 0563-30220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