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分局、绩溪分局,局机关有关科室:
现将《S217旌德到绩溪段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8年1月15日
S217旌德到绩溪段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实施方案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部署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计划,为确保S217旌德至绩溪段(K0-K48)圆满完成文明示范公路创建任务,实现公路交通环境“畅、安、舒、美”,具有地方特色,特提出以下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文明示范公路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养护、强化路政管理为突破口,构筑通畅、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打造绿色公路、品质公路和高质量公路,为加快建设“四个特色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S217旌德至绩溪段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钱邦青 何祎
副组长:袁毓敏 顾军 刘正芳 黄朝辉 樊灵燕 鲍本健
成 员:吴利军 程勇 汪智勇 李 军 洪学刚 汤德菊 段耘 马成辉 周虹 严兴继 陈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军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组成人员:许守根、徐永平、赵兴辉、徐飞、黄益平、李昌琴、阮慧、陈丹、王丽琴,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导、日常考核和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
三、创建目标
以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文明示范公路创建标准(详见附件),确保S217旌德至绩溪段达到“公路形象好、综合整治好、公路安全好、沿线绿化好、服务设施好、文明共建好”的总体要求,实现“畅、安、舒、美”,并充分展示旌德的灵芝文化、绩溪的徽文化和我市地方特色。
四、具体措施
(一)公路养护
- 加强公路养护。路基宽度达标,线形顺畅;边坡坡面平顺、稳定,坡度符合要求;路肩保持平整、坚实,横坡适顺;排水设施配套、齐全、完整,保持畅通,功能良好。边沟、边坡等路域范围内整洁无杂物。路面干净整洁、路拱适度、排水通畅、行车舒适;路面平整无明显病害,路面坑槽、裂缝、局部沉陷、唧泥、拥包等病害及时修复;路面中心标线、路面边线等线形清晰完整、整齐划一;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必须达到二类及以上;桥梁附属设施维护及时,构造物各部位保持完好,无明显桥头跳车现象;桥涵铺装、伸缩缝、墙式护栏完整无破损,伸缩缝内无杂物。桥梁支座无丢失、无损坏。墙式护栏、天桥粉刷鲜明无脱落。桥涵排水通畅,通道内无积水。隧道洞口稳定,周围100米范围内,不得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隧道外观整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排水良好、无渗水现象;隧道内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不低于95%;通风设施的设备完好率应不低于98%。
创建路段路面技术状况(PQI)达到90以上,优良路率达到100%。
- 提高安保能力。全路段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路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沿线公路标志标线、指路标志、地点距离标志、警告标志、路名标志、里程碑、示警桩等设置规范、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平交道口设置规范,安全保障设施及标志标识齐全。
- 提升出行服务。公路沿线可结合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设置服务区、公路驿站、停车休息区、卫生间等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和场所应当保持整洁、卫生、文明,标志标识齐全。沿线养护道班(公路应急中心)等公路服务站所建成标准化站所,外观标志标识统一规范,环境整洁卫生、氛围文明,站所日常管理和运行保持规范化常态化。使之具备应急处置和社会服务功能。重要路段增设可变情报板,及时发布公路出行信息,基本满足公众出行对服务设施和出行信息的需求。结合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设置观景台、停车区、休闲亭等设施,服务社会公众需求。
- 加强绿化美化。沿线用地范围内应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100%。沿线绿化应坚持乔灌搭配、花草结合原则,要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公路绿化应满足行车安全要求,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或遮挡路侧标志、弯道内侧不影响视距。公路两侧、中央分隔带、互通等绿化用地保持整洁,草坪树木修剪整齐规范。行道树养护整齐刷白,刷白高度为路基边缘线以上1.2米。
责任领导:袁毓敏;责任单位:局养护科,旌德分局、绩溪分局。
(二)路政管理
- 强化路政管理。按照全省公路系统路域环境“三线三边”治理标准,消除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全面优化和提升公路路域环境,基本实现公路沿线可视范围整治、美观、舒适的景观和视觉效果。路域环境达到“八个无”(即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对沿线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指路标志体系。加强穿集镇路段路域环境治理,采取路宅分家措施,采用边沟矮墙,花坛,波形钢等隔离措施,保持畅通。对已治理过的穿越村镇路段应经常维修,保证隔离设施的完好。
- 加强路面治超。加强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下 。路政执法行为规范,执法人员上岗持证率100%,路政案件查处率100%,公路沿线无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三乱”现象。公开公路服务信息,公路监管单位、养护单位,公路服务电话、监督电话,桥梁隧道名称,位置醒目、规范公布。
责任领导:顾军;责任单位:局路政业务科、超限管理科,旌德分局、绩溪分局。
(三)公路文化
- 增强公路文化。利用公路沿线相关设施,宣传公路法律法规、公路安全保护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修路修身、养路养心”安徽公路核心价值理念。根据沿线自然条件布设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民风民俗、历史典故和文化特点的标志标识和文化景观,结合城乡文明创建,修建花坛、艺术园地等,拓展公路服务功能、生态功能、观赏功能,整体提升公路文化品位和现代公路文明水平。
责任领导:刘正芳;责任单位:局工会,旌德分局、绩溪分局。
- 加强信息宣传。紧紧围绕“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重点和要求,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和新媒体,多角度地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内容、进展,充分展示我市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成效和干线公路形象。
责任领导:刘正芳;责任单位:局办公室,旌德分局、绩溪分局。
五、方法和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1月1日-1月31日)。市局召开文明示范路创建动员会议,全面部署S217旌德至绩溪段文明示范路创建的目的和意义,绩溪、旌德分局要积极向地方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汇报,也要召开动员会,同时,层层发动公路沿线乡镇、村和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示范路创建。
(二)全面排查阶段(2月1日-3月20日)。局机关相关科室及绩溪、旌德分局按照职责分工,对照标准,全面排查创建文明示范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
(三)实施完善阶段(3月21日-10月10日)。对照标准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绿色公路建设,全力组织实施,加强养护,加大路政巡查处置,加强路面治超治抛,深入推进文明示范公路创建。
(四)总结验收阶段(10月11日-12月30日)。计划11月底前完成总体创建,由局创建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自检初验,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报市交通运输局实地验收,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后向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五)建立长效机制(2019年元月以后)。局机关有关科室,绩溪和旌德分局要认真总结文明示范公路创建经验,对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要研究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向其他创建路段推广。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分工。各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文明示范公路创建监督和指导工作。旌德、绩溪分局是此段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内文明示范公路创建组织实施及维护管理。
(二)强化组织领导。旌德、绩溪分局要及时成立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机构,研究S217旌德到绩溪段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要将文明示范路创建作为首要任务,抓紧组织实施。局工会负责牵头协调调度,每月开展一次督查,每月汇总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并通报。
(三)加强工作保障。市局将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绩溪分局、旌德分局要将文明示范公路创建与公路沿线文明村镇、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公路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作用,推动公路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附件: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文明示范公路创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