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交通局> 工作规划
索引号: 003245054/201705-0000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交通运输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名称: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5-12
索引号: 003245054/201705-00007
组配分类: 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交通运输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名称: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5-12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发布时间:2017-05-12 00:0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市交通运输局

 

我市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近年来,全市连续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区位条件逐步转化提升为区位优势,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和综合枢纽之城进一步凸显。

一、十二五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08.8亿元,是“十一五”的5.1倍。其中:“十二五”后3年分别完成投资72亿元、86亿元、81亿元,占全省交通建设投资总额的10%、12%、11%。2016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延续十二五发展的良好态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截至2016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十二五”初的102公里增加到361公里,排名升至全省第五位,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至合肥、上海、杭州、黄山、铜陵5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全部贯通,我市成为了全省第二个拥有环城高速的城市;一级公路通车里程从“十二五”初21公里增加到315公里,排名升至全省第五位,全省干线公路路况在全省排名由2012年末位升至全省第一位;芜申运河宣城段全面完工,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子项目小河口桥下部结构已完成,闸坝和疏竣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船闸项目已开标,宣州综合码头建设加快,我市“通江达海”梦想实现更进一步;宁国长途汽车站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宣城、郎溪、绩溪等一级客运站即将建成使用,泾县、旌德一级客运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全市客运站场升级工程正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升级改造、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改善农村公路路面状况,打通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毛细血管,打造安全、高效的农村公路运输网。通过多头用力、多管齐下,加快建设,全市交通滞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交通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航道港口、枢纽场站和农村公路”相辅相成的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辐射型综合运输通道、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已初步形成。

二、科学布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未来5年,我市交通建设将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导向,扎实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交通建设发展的“短板”。按照“支撑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支撑扶贫开发、小康社会建设和本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实施“高速公路联网、干线公路提升、农村道路畅通、水运航道贯通、客运站场升级”五大工程,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交通保障。

一是拉开辐射通道。重点是打通中心城区辐射到周边市、县的快速通道,形成“一主一辅”(即一条高速加一条一级公路)公路骨架,打通水运通道、机场通道,建成市本级综合客运枢纽。夯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泾县方向,S322宣泾一级路,加快推进宣泾高速公路建设;郎溪、广德和宁国方向,在现有宣广、宣宁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加快G318宣十一级公路、S104宣城至港口、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等项目建设;古泉和芜湖方向,加快建设G329古泉段一级公路项目。

二是织网、联网。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高等级公路网,形成“三横四纵三联”的区域高速结构,并逆向对接紧连国家或周边省市高速公路,切实发挥高速联网效益。加快宁宣杭高速建设,打通至南京、常州和杭州的高速断头路,预留宁宣二通道,推动宣城与周边省市更为便捷的通道建设,促进我市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的紧密联系;沪渝高速宣广段(宣城-上海段)预留双向8车道改造空间,满足未来宣城与上海方向之间的流量需求。

三是提升路网等级。围绕精准扶贫、小康社会建设和全域旅游完善区域内路网结构,着力提升区域内国省道、农村公路网的标准等级;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进一步提高好路率,提升道路通畅能力。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结合机场、高铁建设、港口航道建设,加快市县两级客运枢纽站建设,健全的内河航运网,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满足宣城市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通江达海发展战略的需求。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安全舒适便捷出行,积极创建公交都市,加快城市公交建设,提高公交覆盖率;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尽快改善城乡运输服务二元结构的局面;培育物流、维修、驾培等运输服务业主体骨干企业,提高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努力打造稳定有序的运输服务业市场。

三、加快建设,全力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先导作用。为认真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以宣城为枢纽、县县通高速的道路交通网络;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沪宁杭合,市域内形成“1小时市到县、半小时县到镇”交通圈的目标,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以“五大发展行动”为引领,以开展“交通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运输保障服务和行业监管,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成网和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为构建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交通支撑。2017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争取完成60亿元以上,新增高速公路31公里、一级公路39公里,完成国省道路面改善和预防性养护100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452公里,实施国省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1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20公里。

一是继续推进高速公路联网建设。建成宣狸高速公路,加快广宁高速建设,开工建设芜黄高速宣城段,推进宣泾高速、宁宣杭高速连接线前期工作。

二是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围绕五个层级提升国省道通行能力:第一层级提升中心城区对外通道。加快建设G318宣城至十字铺一级公路;开工建设S104宣城至港口、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G329古泉段等一级公路项目;推进G329孙埠至大汪村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第二层级提升县与县连接路。开工建设S457宁泾公路泾县段、G318郎溪十字段等一级公路项目;推进G318广德至郎广界、S457宁泾公路宣州段和泾县段等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第三层级提升县城对外辐射线。建成S214定埠至十字、S215绩溪至歙县等一级公路;加快建设S215皖苏省界至广德凤桥等一级公路;开工建设G233广德至溧阳一级公路、S230卢村至安吉二级公路。第四层级提升县城到乡镇公路。重点解决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问题,建成S207周王至溪口二级公路,加快建设G235十字至姚村一级公路、S202溧阳至张复等二级公路;开工建设S604朱桥至沈村二级公路。第五层级提升旅游通道。加快建设S346绩谭路绩溪段,推进S346绩谭路旌德段、S468桃花潭至九华山、S217云岭至北贡等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三是抓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在2016年完成2619公里的基础上,继续建设1452公里畅通工程,合计完成“十三五”畅通工程总规模的85%以上;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20公里。

四是抓好水运工程建设。全面开工建设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宣州综合码头一期主体工程。

五是抓好客运枢纽建设。加快市县两级客运枢纽建设,建成宣城客运总站,开工建设泾县、旌德客运枢纽站。

四、提升服务,着力推进运输事业发展

一是要加快建设连接周边省市乃至全国服务系统的运输网络。重点是加强交通节点的建设与控制,完善和配套机场(芜宣机场)、车站(宣城公铁客运综合枢纽)、港口等枢纽建设,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货物的“无缝隙对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要完善宣城港口建设规划,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区建设,促进内河港口与芜湖港、上海港等外向型港口对接,使之与公路区域物流结点共同形成现代化的水、陆运输网络。二是着力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实行城市、城乡、镇村三级客运网络,优化调整城乡客运网络,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实现城乡客运线网结构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进一步改善城乡客运二元结构。三是积极开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做好公交线路优化和延伸,今年市本级开通1-2条公交线路,不断提高公交分担率,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