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县区动态

【广德交通】“竹乡画廊”风景道让路途变旅途

发布时间:2023-06-21 15:31 信息来源:广德市交通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广德市地处皖苏浙三省八县交界处,是安徽东向发展的“第一前哨”,被称为“长三角之心”,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近年来,广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在先后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两个“国字号”基础上,依托创建成果,着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利用现有农村公路进行“微改造、精提升”,串联成环,连点成片,致力打造一条集区域联通、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充分展示竹乡风貌的“竹乡画廊”交旅融合示范带。

规划引领,系统推进。2021年,“竹乡画廊”风景道作为宣城市“一县一品”正式纳入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皖南交旅融合试点实施内容。该项目作为广德市“一号工程”,以“建一条路、串一路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为总体定位,以打造“交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广德样板”为目标,规划建设“12220”旅游风景道体系【1条199公里(寓意‘要走走’)主环线连接一地六县;构建22条支线串连乡村振兴示范带,主支线共585公里(寓意‘勿忘我’),建设20条特色慢行路实现全域覆盖】,打造乐活民俗、诗画山水、印象桐汭、艺术大地、地质奇观5个主题段落,串联境内10余个3A级以上景区和1个国家风景名胜区。沿线建成旅游集散中心3个,公路驿站20余处,观景台50余处,停车场100余个,旅游精神堡垒2处,已基本形成主线成环,支线连景,慢行串村,构建起“快进慢游”的风景道路网体系,统筹引领全市乡村环境提升、文旅产业发展、项目招引落地。

产业融合,多元兴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竹乡画廊建到哪里,产业培育壮大到哪里”的要求,大力推动沿线多元产业深度融合。相继举办了国际茶日“皖美茶香”暨广德黄金芽交易市场开市等推介活动,“广德黄金芽”先后获评安徽省首届绿色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特色种植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实现全市茶产值13.7亿元。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安泰农业联合体创成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示范社20家、示范农场41家;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95.69亿元,同比增长10%。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7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珀洱度假山庄获评“安徽省百佳精品民宿”,澄德现代庄园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复旦大学研究中心澄德研究基地,笄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以“竹乡画廊”为引领,完善体育赛事配套产业,项目运营后先后举办了中国儿童滑步车超级联赛(广德站)、安徽省首届马术公开赛、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广德站)、“一地六县”越野邀请赛等10余起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推进“通道”向“赛道、步道”转变。如今,乡村民宿、康养度假、自驾露营等已成为竹乡画廊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

文化融合,迸发活力。广德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竹乡画廊建设深挖沿线文化底蕴,讲好“广德故事”。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中国航天第一枚探空火箭发祥地603航空基地、中国“6.3”空难英烈山纪念馆等红色科教驿站,使红色研学成为了竹乡画廊交旅融合特色亮点品牌。发扬传承传统文化,强化“竹文化+体验”业态发展,沿线布有皖南朝晖竹木雕刻馆、小筑·非遗工坊等展览馆,让游客感受皖南竹刻、王氏折扇、唐氏竹编等非遗独特魅力;建成范仲淹纪念馆,发扬传承广德西坞马灯、东亭狮子舞、横冲旱船、洪桥唢呐等传统村落民间艺术。积极打造旅游美食文化名片,广德作为中国炖锅之乡,美食文化独具特色,笄山竹笋、桐花鱼、沙河鳖和横山雉并称“广德四绝”,响彻皖东南,让游客流连忘返。2022年成功举办了“山水竹乡·品味广德”炖锅美食大赛,并评选出了“广德十大炖锅”“广德十大名小吃”,发布了“广德特色美食旅游线路”。2022年卢村乡笄山村、太极洞桃园村获评安徽省特色美食村。

“竹乡画廊”风景道运营以来,外来参观学习纷至沓来,先后接待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高层论坛等部门考察共计70余批次、2100余人次,斩获了“龙雀奖”最佳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荣誉称号,风景道相继被央视新闻、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报头版、人民网、安徽新闻联播等10家媒体累计报道40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示范引领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