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按下“快进键” 夺取“半年红”
发布时间:2023-06-20 21:30
信息来源:中国交通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长江上游九朝段航道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升船机设备制造关键节点实现,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船闸建设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内河航运工程加快推进,取得了亮眼的阶段性成果。本版特选取长江、珠江、京杭运河上的重点水运工程,助力新时代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编者
长江上游九朝段航道建设工程
3000吨级船舶常年昼夜通航
6月14日,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简称九朝段)航道建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实施后,该河段22公里航道的维护水深由2.7米提升至3.5米,航道宽度由50米扩展至150米,航道等级从三级提升至一级,可以满足3000吨级船舶常年昼夜通航的需求。
据悉,九朝段航道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主城区内,上起胡家滩新港、下至朝天门,全长22公里,是重庆及云贵川等西南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整治前河道狭窄,滩险多,随着上游港口快速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数量增多,该段航道基础条件急需改善。
九江段航道建设工程总投资约4.7亿元,建设一级航道22公里,建设标准为3.5米× 150米×1000米,主要采取筑坝、疏浚和炸礁相结合的措施,对河段内猪儿碛、铜元局、三角碛、砖灶子、胡家滩5处重点碍航滩段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坝体26座,总长为9495米,疏浚工程量约226万立方米,炸礁工程量约15.4万立方米,配套建设整治建筑物助航标志27座。
工程建设期间,面对三峡库尾主城区河段极为复杂的航道演变、施工条件和建设环境,长江航道局组织参建各方全方位打造品质工程。在施工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主动避让鱼类活动和取水口等生态环境敏感点,首次在长江上游开展疏浚土上岸综合利用和清礁弃渣生态利用,通过应用生态环保型工程结构以及构建人工鱼礁、人工鱼巢等多种方式实现水下生境营造。
“我们与重庆地方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增殖放流胭脂鱼等5种鱼类近40万尾,实现了良好航运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江航道局相关负责人说,工程在建设中还联合国内相关知名院校开展技术攻关,在三峡库尾航道治理、上游绿色航道建设、复杂工况条件下的水下爆破、环保清礁等关键技术方面均有突破。
试运行期间,各滩段整治建筑物经历了洪、枯水期考验,经受了历史罕见的“汛期反枯”持续低水位、大流速冲刷,工程结构维持稳定,整治效果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挥。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
升船机主提升机首节卷筒卷制成型
珠江上游的滇东南右江流域,自元末明初就有船舶顺江通达下游桂粤出海,右江上的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自2002年10月施工截流以来,由于未同步建设通航设施,造成枢纽上下游断航至今将近22年,阻断了珠江中上游云南沟通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大通道。2021年6月23日,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打通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
据了解,项目开工后,涉及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工作穿插多、协调工作多,大规模移民征迁安置以及用地征收工作难点多、难度大,珠江航务管理局建立专项工作组推动解决项目用地报批、申请中央补助资金、管线迁改等相关事宜。今年1月,珠航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施工现场,查看项目施工进展情况,调研指导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截至5月底,项目永久和临时用地已全部征收完毕,施工范围内所有涉迁移民房屋和电力电信杆线已全部拆除。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5.7亿元,占项目总概算50.17亿元的31.29%,累计到位资金22.74亿元,占项目总概算的45.33%。6月6日,升船机主提升机首节卷筒卷制成型,标志着升船机设备制造一项关键工作节点的成功实现。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成后将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珠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将成为世界首座同时有省水船闸和升船机的通航枢纽,是世界目前在建提升重量最大的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在施工工艺方面,是世界首次利用开挖后的两侧边坡形成梯形断面省水池的大型省水船闸,利用天然山谷修建的长度最长、尺度最大的通航工程中间渠道,是交通运输行业第一个解决高坝通航“工程难题”并包含内河通航建筑物所有设施及关键技术的升船机项目。
下一步,珠航局将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尽早开展升船机区域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节点工程,推动项目于2026年10月实现建成试通航目标。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
项目完成投资过半 年底全面通水通航
德胜河畔,塔吊纵横、车辆穿梭、焊接火花四溅、工人挥汗如雨,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施工正酣,一张张“施工图”正化作“实景图”,船闸已粗具模样。
今年上半年,船闸主体已完工,进入附属施工阶段,节制闸泵站厂房在主体完成后进入装修阶段,管理区房建进入装修阶段,德胜河桥将完成通车目标……今年上半年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占年计划50.6%,正向着今年年底实现全面通水通航不断迈进。
据悉,该工程承担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船闸工程建设质量与工程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任务。目前,12个子课题已经验收过半,预计今年全部完成结题验收。本项目在船闸混凝土耐久性提升、船闸特殊部位性能提升材料、船闸工程裂缝控制、船闸闸门启闭全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拟等方面突破了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工程建设中进行了很好的应用。
今年,该工程上报课题《跨泄洪通航航道自动提升式钢便桥施工工法》获评交通运输部二级工法,依托工程编制的《内河船闸结构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国内首个内河船闸结构监测依据,填补了交通工程领域船闸结构相关监测技术规范的空白。
今年下半年,项目将完成船闸、水利的水下验收,拆除原枢纽后通水,后续完成水下联调工作后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营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