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活动安排,今天我代表公路中心参加大讨论发言,主题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新话干新事”,既然是说新话干新事,那我就不说一些立足岗位多学习多锻炼的话了。我来公路中心之前在文旅系统待了几年,所以我今天想说一些交旅融合方面的小想法,很多是从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启发而来的,可行性有待考证,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包涵。
一是公交卡美化设计。曾经一条“石家庄的公交卡是牛肉板面”的词条登上热搜,点开是一个视频,说“来石家庄不用空手走了,带个特产回去吧”,仔细一看是一个圆形的公交卡,大概比水瓶塞子大一点,正反两面都是牛肉板面的图片。点进评论发现西安有玉玺的、虎符的、玉佩的公交卡,广州有煲仔饭版的。我当时就在想宣城是不是可以融入我们的特色呢,敬亭山牌坊可以等比例缩小做卡,卡通版的扬子鳄、美味的麻辣粉丝、博物馆里的月宫纹镜、滑石猪、青釉羊都可以做成卡。虽然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用实体卡,用电子卡居多,但我觉得这不是倒行逆施,像这种卡片,做成一套,我想应该有很多人想拥有,想集齐,外地来的朋友也可以当做纪念品带回去,也能起到一个宣传宣城文化的作用。
二是交通赋能文化宣传。这是我在看到一条何淳宽市长拍的“市长带你游宣城!大美宣城欢迎你”视频时萌生的想法。那个视频真的拍的特别好,宣城四美,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态之美、风味之美,都非常吸引人,是我和我身边土生土长的宣城人都赞叹不已的美,我想应该很能吸引我们本地人和外地人去自驾游、去共赴美食盛宴。我当时就在想这些特别好的宣传片是不是可以在我们公交车的电视上播放,在候车大厅的显示屏上播放,在高速服务区的屏幕上播放,在出租车、网约车的中控大屏上播放。我们还可以跟省内、甚至长三角地区的地市交通系统进行资源置换,我们播他们的宣传片,他们播宣城的宣传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宣城,吸引游客、人才来到宣城,留在宣城。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开通了一条烧烤公交专线,我当时就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开通或者改造一条美食旅游专线,起点就是火车站,终点可以是敬亭山也可以是鳄鱼湖、博物馆之类的景点,中途可以经过一些小吃街和当地美食店,在经过这些站点的时候广播可以播报这个地方的简介,我觉得也是促进消费和弘扬宣城文化的一个手段。
三是紧跟传统文化热点。近几年,汉服文化盛行,在各大景区甚至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文旅系统已经跟上了这股热潮,去年中秋和今年520,宣城市博物馆都有穿汉服夜游并赠送礼品的活动,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在特殊时节穿上汉服进行免费讲解。端午前夕我在文旅局“诗意宣城”公众号发布了泾县桃花潭穿汉服发朋友圈免门票并赠送精美礼品的活动。既然是文旅融合,我们是不是也科顺应潮流,“蹭”一波汉服文化热度?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之类传统节假日前后,可以在高速服务区和公路驿站等地方,设置一些临时DP点,时换时新,可供游客打卡、拍照。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制服也可以定制一批汉元素的服装,安徽高速微笑服务已经是全国闻名的亮点了,再加上汉服,会不会亮上加亮呢?闻名还可以倡导室内交通从业人员穿汉服,共同传播传统文化。在特定时间段推出身着汉服的乘客免车票、车票半价等活动。
看起来我全篇好像在说交通系统怎么助力文旅发展,对交通发展没什么帮助的样子,但文旅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旅的蓬勃发展又会进一步要求更高品质的交通服务,这是互利共赢的事情。交旅融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伟业铸辉煌,就是因为从根本上做到了既不忘“老祖宗”,又能说新话、干新事,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新局面。所以作为交通人,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创新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