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级动态

谋规划、抓项目、促运输、推环保,
宣城市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7 17:33 信息来源:市交通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宣城市位安徽省皖东南,毗邻江浙,境内河流纵横,芜申运河、水阳江、青弋江川流而过。现有定级航道22条货运港口10个,船舶保有量2794艘。近年来,局以谋规划、抓项目、促运输、推环保”,扎实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

一、谋规划。为推动水运发展,完善政策依据,我市相继完成了《宣城港总体规划(修订)《宣城市部分水运项目国土空间规划》。宣城港共规划岸线19628.5米,将宣城港划分成5个港区,并调出部分项目永农面积约19.4028公顷,为宣城市水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抓项目。以“优江拓河、强港融区、绿水智航”为目标,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芜申运河宣城段、水阳江航道和汪联河航道整治,打通了太湖和长江水系,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从无到有达到60公里。建成郎溪定埠综合码头、宣州综合码头、汇金物流码头和广利川码头等一批码头,千吨级泊位达到29个。

三、促运输我局积极提升水路运输能力,推动多式联运建设,出台集装箱运营补贴。2022年,我市实际完成港口吞吐量1232万吨,实现连续增长,集装箱吞吐量1375TEU。完成水路货运量15136万吨、货物周转量8035200万吨公里,位于全省第二。

四、推环保。我局“尘不上天,污不入河”要求积极推进水运绿色发展。推进船舶生活污水收集装置改造和受电设施改造,完成1938艘生活污水收集改造和325艘受电设施改造。加快码头环保设施建设,辖区内货运泊位已建成30套岸电系统,实现货运码头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码头均已实施了道路、堆场硬化,建成雨水收集池及配套管网完善港口自身环保设施

下一步,我局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补短板,强优势,努力实现我市水运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经济的发展。

 

(一审:陈 锋)

(二审:饶培慧)

(三审:林 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