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外动态

青海门源:大道通衢筑坦途 砥砺逐梦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3-05-25 17:14 信息来源:市交通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天晴了,雪消了,五月的门源变暖了。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老龙湾村的村道整治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车辆、施工人员忙而有序。

该项目路线全长5.6公里,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6.0米,共有5条道路组成,总投资535万元。途径2个乡镇、8个行政村。该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村级道路环境,提升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业资源和生产资料的运输成本,同时,也加强了乡村与城镇的联系和交流,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和决心。

这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实施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

198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30公里。

199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80公里。

200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17公里。 

2022年,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4647公里……一组组数字、一道道通途,见证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全县人民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近年来,勤劳智慧的门源人民开山辟路、跨越山水阻隔,用心编织着一张张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立体交通网。这张网,涵盖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村组公路。见证着金色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悄然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生产、生活。短短十年,门源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为门源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畅通“大动脉”大道通衢达八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既为公路交通带来了巨大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过去路网等级和密度较低,门源县虽地处连接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但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落后的交通基础条件使得大项目、大企业难以入驻,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县委、县政府紧紧拧住交通先行这一“总开关”,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学谋划门源交通路网提升“一揽子”计划,先后掀起了以县际公路建设、县乡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大会战,一系列的“组合拳”犹如一把开山巨斧,为我县劈开了封闭与沉寂,凿刻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交通面貌日新月异,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近年来,兰新铁路途经青海并在门源县设立停靠站,G338线浩克段升级改造全面完成、G0611张汶高速扁都口至门源段逐步建成通车,打开了门源对外开放的大门,巩固了门源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岗青一级公路、铁麻公路、青克公路等主干路网的先后建成和升级改造,显著加快了全县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全县交通动脉持续畅通,主干路网不断加密,区位优势显著提升。

疏通“微循环”扩容提质步昂扬

乡村振兴,基础在交通;全面小康,支撑靠交通。农村公路是交通运输服务农牧民群众最直接的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县交通运输行业抢抓交通强国战略机遇,以乡村振兴和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深入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公路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路通车通民心通,村村致富生意兴”,成功激活了乡村“振兴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门源县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持续向自然村通达、桥梁建设等方面延伸,实现了县到乡镇、乡镇到村的公路联网畅通。截止目前,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4647公里,其中国道3条298公里,省道3条355公里,县道11条288公里,乡道53条599公里,村道634条1212公里,公路密度6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铁、曼大高速、扁门高速、国道338线、227线等重要的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线、村社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境内干线道路形成了“六纵四横”的新格局,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的疏通,有效联通了散落在全县各地的优质资源,为门源县一治两创,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广阔舞台。

十四五以来,门源县积极争取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村通畅工程、贫困村旅游景区道路配套工程等项目30余项,落实村道升级改造等150余公里,桥涵10余座,补齐了农牧区道路基础设施“短板”,县域路网格局日趋完善,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同时,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交通建设项目,促使乡村道路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带”,门源县正加快成为全省重点乡村旅游目的地。

串起“幸福路”  倾心为民谋福祉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沿着一条条连接十里八乡的农村公路,农牧民群众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多年来,门源县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先后投入巡游出租车100辆,新能源公交车78辆,开通县境内班线23条,建设乡镇客运站及招呼站24座,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广大群众“出门有车、说走就走”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学生、儿童票价优惠等交通惠民政策,并将现有的23条农村客运班线向偏远自然村延伸,延伸增加了15个偏远村,让新能源公交串联更多村落,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抚今追昔,令人唏嘘感慨!从“天堑”到“通途”,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苦于出行”化作“乐享其中”,一个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纵横交错、贯通南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面向未来,门源县交通局将以“路”为马,接续奋斗,以交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